共建“一帶一路”中東樣本:優勢互補的雙向奔赴丨“一帶一路”十週年 連通世界譜新篇
兩千年前,無數阿拉伯商賈趕着駝隊,馱着絲綢、香料、象牙等物品,往來東西,“絲綢之路”響徹駝鈴聲。而今,中國與中東的傳統友誼在“一帶一路”框架下續寫嶄新篇章,經貿夥伴關係躍升,雙向奔赴日趨升溫,多個領域的合作方興未艾。
中國是中東第一大貿易伙伴,中東則是中國最重要的能源供應方。隨着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持續深入推進,除了傳統的能源基建合作外,雙方在綠色經濟、數字經濟、絲路電商、農業合作、人文交流等領域的合作也不斷開拓創新。
雙向投資持續升溫
9月11日,沙特首都利雅得費爾蒙酒店人頭攢動,這裡正在舉行的是中國(廣東)-沙特經貿合作交流會,雙方來自能源、電力、貿易、服務等領域的250多家企業代表和行業商協會代表,進行了深入交流。
沙特是最早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之一。10年來,“一帶一路”倡議引領中沙關係闊步前行,兩國在各領域開展了務實友好合作。廣東省代表團此次出訪,包括中國南方電網國際有限責任公司及清潔能源產業集團明陽集團在內共達成合作項目20個,總金額211億元,圍繞能源、貿易、數字經濟、生物醫藥、物流等領域的合作進一步展開。
僅僅2天之後,9月13日至16日,深圳市市長覃偉中也率深圳市代表團出訪沙特。在沙特期間,代表團訪問了沙特四大經濟特區之一的阿卜杜拉國王經濟城,考察了阿卜杜拉國王港,就智慧港口、5G通信、數字能源等領域洽談交流,還參觀了位於紅海新城的全球最大離網光伏儲能項目及NEOM新城規劃。
同時,沙特阿拉伯投資部副大臣賽樂·哈卜提在華行程也緊鑼密鼓。他先是9月11日參加了在廈門舉辦的第二十三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12日~13日,奔赴香港參加第八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14日,他又馬不停蹄地到深圳訪問華爲總部、到廣州與企業洽談。在廈門,賽樂演講的開場白是,“不用翻譯,我在廈門大學學習生活了7年,也算是閩南人”。賽樂在香港參會期間,還放出又一個重磅消息:將持續加大對中國投資,且沙特投資部(MISA)有意在大灣區開設辦事處,以擴大其在中國南方的業務,更好支持“沙特2030願景”。
這是中國中東雙向奔赴的一個縮影。海問律師事務所合夥人蘇浩長期爲中東的客戶提供法律服務,他感受最深的是兩地從單向投資到雙向奔赴的趨勢日益明顯,5月他在迪拜、阿布扎比、沙特等地待了兩週,拜訪合作的律所以及當地的客戶、主權基金,明顯感覺從有興趣投資到真正落地實施的決策速度很快。
“而且,這些國家的中國元素比之前多了很多,比如在沙特的機場就能看到中文的標識,當地的居民對中國的來訪者也很友好。”蘇浩說。
自2013年起,中國成爲沙特第一大貿易伙伴,而沙特已連續20多年是中國在中東地區第一大貿易伙伴。據統計,2022年,中沙雙邊貿易額達1160億美元;沙特在中國的投資達到230億美元。
2022年12月8日,中國和沙特兩國元首簽署中沙全面戰略伙伴關係協議,開啓了中沙關係的新時代,進入2023年,兩國在能源、金融等各領域的往來持續“升溫”。2月,沙特公共投資基金向一家中國電子競技企業投資2.6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9.3億元)。而全球石油巨頭的沙特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簡稱“沙特阿美”)接連豪擲百億資金,“重倉”中國市場。在3月份,沙特阿美先宣佈斥資12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890億元)聯手兩家中國企業成立合資公司,計劃在遼寧盤錦建設大型煉油化工一體化聯合裝置。就在當月沙特阿美宣佈收購中國榮盛石化公司10%的股份,金額爲3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62.7億元),並在7月正式完成戰略入股事宜。6月,沙特阿拉伯投資部與中國汽車製造商華人運通簽署了一項價值5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08億元)的協議。
3月14日,中國進出口銀行與沙特阿拉伯國家銀行成功達成首筆人民幣貸款合作,資金將優先滿足中沙貿易項下的資金需求。中國與沙特首次人民幣貸款合作,意義並不僅是貿易融資領域,還擴大了人民幣在雙邊貿易結算中的使用範圍。
“‘一帶一路’倡議將爲沙特‘2030願景’助力,可以預見,未來沙中之間將由貿易關係轉向更多的投資互動。”賽樂·哈卜提在本次“中國行”時公開表示。爲實現“2030願景”,沙特正致力於讓本國經濟擺脫對石油的依賴,轉向多元化發展。而在非能源領域,中沙雙方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沙特“2030願景”框架下,通過深化汽車工業、供應鏈、物流、海水淡化、基礎設施、加工工業、採礦業、金融等領域合作,發揮各自優勢開創互利共贏的新局面。
雙向合作持續擴大
“我們最近剛在利雅得開了新辦公室,年初的合作已經進入落地階段,還招了兩名當地的員工。”億利國際投資有限公司副董事長葉廣濤今年來頻繁往返於中國和沙特,“8月份我還帶了一批中東的客人去內蒙古參加了第九屆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切身體會了一下荒漠化治理的成效。”
億利資源集團(億利國際投資母公司)在庫布其沙漠創新植樹治沙與光伏治沙同步推進的“雙向碳中和”模式成效顯著,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帶動下,庫布其模式走入沙特等中東國家,爲全球荒漠化防治貢獻着中國智慧。
在剛剛過去的8月,億利資源集團與沙特國家農業發展公司(NADEC)正式簽署具約束性條款書,這是繼雙方今年1月簽約以來的又一個里程碑。兩者將共同組建一家合資公司,致力於在沙特境內開展中阿國際合作框架下的兩項重要落地項目——沙特NEOM新城合作項目及出口綠化工程合作項目,旨在充分利用億利庫布其光伏治沙和數字化創新實踐的經驗技術,助力沙特綠色倡議,推進沙特的荒漠化防治、退化土地恢復和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
葉廣濤告訴記者,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帶動了物流人流跟資金流在中東的集聚,當地的皇室、企業、個人對此接受程度非常高,“在我和他們打交道過程中,能夠非常深刻感覺到,他們認爲中國能帶來經濟發展的機會,且幫助完成很多基本建設。尤其在當下,中東對先進技術的需求很大,比如綠化技術、低碳技術、光伏可再生能源以及數字轉型方面的,都是他們想要的。”
他認爲,中國成熟的經驗也可以在當地直接輸出,億利已將庫布其治沙技術服務推廣到沙特,向沙特輸出專項技術許可,開展技術本地化方面的合作。未來還將提供智能機器人植樹、現代化苗圃、種質資源技術、衛星遙感監測數據分析平臺、區塊鏈碳鏈技術和光伏治沙等領域的自動化和數字技術,以協助沙特實現國家綠色倡議,節省珍貴的水資源,建設低碳經濟體。
除了荒漠化治理以外,生物醫藥領域的合作也是中國和中東的重點。華大基因多年來都在“一帶一路”合作伙伴加大投入和合作。此次廣東省代表團訪問的華大基因沙特合資實驗室Genalive於今年6月開業,佔地約4000平方米,具有先進的樣本檢測和生物信息技術處理能力。
2022年華大基因沙特全資子公司華大基因沙特源泉健康醫療服務公司與沙特Faisaliah集團全資子公司TibbiyahHolding成立名爲SaudiAdvancedMedicalLabLimited(“SAMLL”)的合資公司,助力沙特第三方醫學檢驗市場發展,共同爲沙特的公共衛生系統作出貢獻。該合資公司將有望滿足沙特阿拉伯臨牀實驗室檢測服務不斷增長的需求,着重於沙特高度專業化且領先的基因檢測服務,並將制定明確的業務發展規劃。
華大基因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將一如既往紮根於“一帶一路”,充分發揮公司在精準醫學檢測、公共衛生疾控、生命科技等方面的經驗,提升當地國家醫藥衛生和大健康產業的生態建設,在醫療健康、生命科學、農業與環境等多個領域攜手沙特在內的中東地區合作伙伴,共同推動兩地友好合作,爲“一帶一路”倡議與沙特“2030願景”對接貢獻一份力量。
清潔能源產業集團明陽集團與沙特國際電力與水務公司(ACWAPower)也在9月正式簽署了諒解備忘錄,明陽集團董事長張傳衛表示,ACWAPower在海水淡化、新能源開發等領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明陽目前正全力打造風、光、儲、氫和智能電氣等矩陣式產業集羣,可以爲ACWAPower在全球開發的項目提供完整解決方案和增值服務,助力沙特等經濟實現多元化。
雙向合力大有可爲
近年來,中國與中東國家貿易額迅猛增長,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正在讓中國同中東的經濟合作進入新階段,帶來雙合力。
自“一帶一路”倡議啓動以來,阿聯酋憑藉其發展潛力、戰略位置和在該地區的開創性經濟角色,積極參與該倡議。2023年上半年的數據顯示,阿聯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非石油貿易額達到3050億美元,佔同期阿聯酋非石油貿易總額的90%,較2022年上半年增長超過13%。
成都創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長傅誠剛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10年“一帶一路”中阿合作爲當地帶來的最大影響是增長賦能。他強調,首先,中國的優勢產能,從基礎設施、高端製造到科技創新,大量的國有企業和領先民營企業通過市場化的投資,爲中東國家帶來了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爲中東國家經濟增長、社會發展和國家穩定提供了重要的經濟動力和保障;其次,伴隨中阿產能、貿易、投資、人文多領域合作,中國幫助中東國家升級和打造了諸多新產業生態,並持續輸送多層次人才,引入成熟運營管理經驗,帶來創新領域的解決方案和服務,爲中東特別是海灣國家的經濟轉型提供了最爲寶貴的人才儲備、能力培養和知識積累。
剛辦完首個沙特出海沙龍的深創投,在9月15日又迎來今年第二批來自中東的客人。由阿聯酋經濟部長阿卜杜拉·本·圖克·阿爾馬裡率領的阿聯酋代表團一行十餘人到訪交流,深創投董事長倪澤望希望雙方建立常態化交流機制和深層次合作關係,共同分享中國新經濟成長機遇。阿卜杜拉·本·圖克·阿爾馬裡對參會的企業所屬領域與阿聯酋關注的重點領域高度相關表示非常高興,並感受到阿聯酋與深創投所從事的事業之間可以形成合力,在阿聯酋與中國的全面戰略伙伴關係正不斷鞏固提升、達到新的高度,兩國之間的貿易和投資增長是歷史性的背景下,加強雙方深入合作。
一週前,阿聯酋主權財富基金穆巴達拉投資公司(Mubadala)舉行了北京辦公室開業儀式,這也是今年來多家中東主權財富基金相繼開設中國辦公室的代表之一。2023年中東主權基金在中國佈局日趨火爆,不管在二級市場,還是一級市場,都開啓了“買買買”的模式。
以管理規模算,中東目前排名第一的主權基金爲阿布扎比投資局(ADIA),管理規模爲8530億美元,隨後包括科威特投資局(KIA),管理規模爲8030億美元;沙特公共投資基金(PIF),管理總資產7767億美元;卡塔爾投資局(QIA)管理規模4750億美元。穆巴達拉爲阿聯酋僅次於阿布扎比投資局的主權財富基金,資產管理規模爲2760億美元,同時也是中東第五大主權財富基金。從已經披露的上市公司2023年半年報數據來看,阿布扎比投資局和科威特投資局分別現身於25家、29家A股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其他幾家主權基金也在加大對二級市場的掃貨力度。
就“一帶一路”倡議對中東地區在投資和金融合作方面的影響力而言,傅誠剛認爲可以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國有企業在跨境投資領域的開疆破土時期。這一階段既包括大體量的基礎設施、能源勘採、產業園區和工業製造投資,也包括大型商業銀行主導的規模化金融服務出海中東。大型投資項目和商業銀行的信貸服務相結合,在中東地區形成了很好的“一帶一路”產融合力。
第二階段是以數字金融和金融科技類企業爲代表的進擊時期。這一時期諸多優秀的投資管理人在中東地區募集到基金,積極投資中東、中國或借道中東投資歐美市場的高回報項目。更多金融科技企業則將其數字金融解決方案帶到中東市場,服務當地的金融產業和多個金融服務相關的經濟部門。“一帶一路”跨境投資和金融服務進入層次更豐富、內涵更多元的新階段。
兩千年前的絲路駝鈴聲中,絲綢、瓷器、香料、茶葉等物品,繪畫、文學、藝術等文化,中阿文明在絲路上相互交換、碰撞。古今輝映,絲路古道上,如今再現繁華與榮光:中國有技術、有市場,中東有資金、有重塑經濟結構的渴求,雙方謀發展、促合作的願望一致,又優勢互補,所以我們看到從市場,到資金、到技術、到產業……中國與中東,正在開啓一場熱情而互補的雙向奔赴。
記者觀察|一個“超級聯繫人”在中東工作的這些年
從沙特的達曼搬到科威特的科威特城,袁磊在2023年開啓了中東工作的第16個年頭,2007年經過層層選拔,憑藉過硬的專業、英語和溝通能力他順利獲選,成爲所在建築公司拓展中東業務的急先鋒並開始常駐迪拜,此後陸續前往阿布扎比、卡塔爾多哈等地開拓市場,輾轉中東6個國家8個城市的工作和生活,可謂地道的“中東通”。
“今年找我的人太多了,不管是想出海中東開拓市場的,還是想去中國實地瞭解情況的,各個領域都有,對我來說也是很興奮,希望能把兩邊的情況給大家進行充分的介紹。”在和證券時報記者聊起這些年在中東的工作生活感受,他非常感慨,先後從事的建築和能源行業,都是中東和中國往來最密切的領域,讓他切身體會到了“一帶一路”倡議下給當地發展帶來的變化。
最開始到迪拜的時候,迪拜龍城商品貿易集散中心剛建好並開始投入使用,很多中國的小商品生意人在裡面賣物美價廉的貨品,當地人對中國的印象就是小商品供應商,中國的企業也僅僅是剛設立辦事處準備去開拓市場。而最近10年有了很大的變化,隨着兩地廣泛而多元的經貿關係不斷深化,他觀察到中國企業已經全方位的覆蓋到中東各個經濟層面,成爲一個能夠提供綜合性、整體解決方案的角色,具體包括建築工程、能源、通信、金融、物流等各個領域。
就他目前所在的石油領域來看,最早就是在上游和當地的石油公司成立合資公司,包括已經與沙特、阿聯酋、阿曼、伊拉克等國家石油公司的合作,然後幫助這些石油公司進行工程服務以及後續所需要的石油裝備等一系列的產業鏈綜合業務。
“這些年中東的高端石油領域客戶對於中國產品和服務的接受程度越來越高,在大的石油公司裡面的合格工廠以及合格服務商名單裡面,也能看到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中東尤其是沙特爲首的周邊國家在中國進行石油石化方面的投資,這些年來力度也在加大,比如沙特阿美和薩比克今年在中國投資的2家煉化項目。”袁磊說,“僅僅是從經濟層面的考量而言,採購能夠節省成本,又能保證質量的服務是最重要的,但一旦上升到石油公司之間的合作,包括中東的沙特阿美、薩比克等要到中國投資這個層面,就跟兩個國家之間的關係,尤其是‘一帶一路’倡議帶來的政治互信的建立是密切相關的,因爲沒有這個基礎的話,不太可能有這麼大手筆的合資合作開發的商業活動的形成。”
除此之外,他還補充道,在卡塔爾,對當地世界盃主要場館的建設是由中國鐵建作爲總承包來進行全盤規劃,宇通汽車在世界盃期間提供了大巴服務;在沙特也有中資企業在當地成立工廠,如珠江番禺鋼管2014年開始就在沙特籌劃到現在已經建成投產使用的一個鋼管廠;寶武鋼鐵與沙特阿美及沙特主權基金合資建立了鋼板生產製造廠,還有很多生產石油鑽頭等規模企業也在當地設廠。
就生活方面,隨着“一帶一路”倡議在中東的示範效應日趨明顯,也帶來了更多的便利。袁磊說他剛去迪拜的時候中國人可能只有小几萬人,現在已經超過了30多萬人,而且現在中國元素在中東隨處可見,肉眼可見的中餐館開店速度和品類的豐富,甚至連國內比較流行的奶茶店也開到了中東。從迪拜和沙特的機場一出來,印有中文標識的指示牌赫然映入眼簾,在商場的宣傳海報、日常指引方面,也能發現除了阿拉伯語、英語以外,中文的標註就是第三種語言。
在9月初回國期間,袁磊還邀請了沙特王子圖爾基·本·哈立德·本·阿卜杜拉·阿勒沙特和卡塔爾王室成員穆罕默德·本·賈博爾·阿勒薩尼一行來到新疆克拉瑪依參加石油展會及能源發展峰會,並邀請卡塔爾王室前往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進行訪問及學術交流。在中阿合作的歷史最好時期下,爲拓展兩地油氣領域合作、實現能源轉型、資金技術融通的大勢所能盡微薄之力,也是他的願望。
他馬上又將從中國啓程去科威特開始新的市場拓展,而更多像他這樣中國和中東的“超級聯繫人”也將繼續在“一帶一路”倡議下的投資、產業鏈之路上前進着。
責編:葉舒筠
校對:蘇煥文
“我與證券時報的故事”徵文啓事
2023年11月27日,證券時報將迎來30歲生日。
大兴机场中秋国庆假期旅客量呈增长态势 预计运送旅客近97万人次
三十年篳路藍縷,三十年日新月異。我們感恩每一位讀者朋友的陪伴與支持。即日起,我們發起“我與證券時報的故事”徵文活動,邀請您記錄下自己與時報的難忘故事,讓這份情誼在悠悠歲月裡源遠流長。
版權聲明
證券時報各平臺所有原創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我社保留追究相關行爲主體法律責任的權利。